博客來e-coupon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博客來e-coupon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評價



網友滿意度:



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經驗"和"想法"的方式

你想過的、不曾想過的,

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

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偶爾各式各樣的書

都要稍微看一下,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

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_<

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

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

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XD

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加入@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

推給大家試試看囉;)



小鴨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本週熱銷商品:





學測關鍵12週黑馬衝刺搶分王-生物







學測關鍵12週黑馬衝刺搶分王-化學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My Journey at the Nuclear Brink



    "少數見證許多關鍵時刻的人"



    《核爆邊緣》是美國前國防部長威廉?培里為使人類遠離核子災難所做出的努力與成果。他身處後冷戰的核子時代,世界警察的角色讓他試圖控制與避免引發全球核戰災難,本書詳細記錄了他的布局與思索當今世界如何改變核武所構成的威脅。



    在培里卓越的職業官生涯中,他曾親身參與核戰威脅的處理決策過程,累積數十年的經驗和接觸最高機密的戰略核武工作,帶給培里特殊、冷靜與清晰的觀點:也就是核武是危害而非保護世人的安全選項。



    本書從培里的核子之旅開始,包括古巴飛彈危機、在卡特總統治下制定防禦戰略,抵銷蘇聯數量龐大的傳統武力、在柯林頓總統治下,主持拆解高達8,000枚核子武器;他在2007年時,與喬治?舒茲、山姆?努恩、亨利?季辛吉,在「核子安全計畫」中明白揭示他們的遠見:未來應該是個沒有核武的世界,所以全球應在削減核武威脅方面,制定必要的緊急措施。對比今日北韓所挑起的東亞核戰威脅,不啻為警醒之言。

















    • 作者介紹







      威廉培里 William J. Perry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於哈佛、耶魯、MIT、史丹福、康乃爾與芝加哥大學等學術機構授課,目前任教於紐約大學。曾榮獲心理學大學獎章,並於威爾遜學者學會擔任研究員。



      作品廣泛刊載於各大學術期刊與主流媒體,並為《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盛頓郵報》、《大西洋雜誌》、《連線》等知名刊物撰稿。著有暢銷書《粉紅色牢房效應》、《欲罷不能》等。威廉?培里是美國第19任國防部部長,任期為1994年2月至1997年1月。先前曾擔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1993―1994)與國防研究及工兵局次長(1977―1981)。



      他是史丹福大學「麥可暨芭芭拉?柏柏里安講座」教授(已退休),也是威廉?培里計畫(www.wjperryproject.org)的創辦人,希望藉此教育和喚醒21世紀社會大眾對核武危險的體悟。







    • 譯者介紹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核爆邊緣》、《以色列菁英創新奇蹟》、《棉花帝國》、《強國不強?》、《被遺忘的盟友》、《亨利?魯斯傳》、《蔣經國傳》、《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宋美齡新傳》、《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雅爾達》、《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等。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喬治?舒茲

      自序

      台灣版自序

      核武威脅下的東亞與世界局勢――專訪本書作者威廉•培里

      致謝



      第一章古巴飛彈危機:一場核惡夢

      第二章晴天怒火

      第三章蘇聯飛彈威脅出現,亟需資料深入了解

      第四章最早的矽谷創業家和間諜科技的精進

      第五章應徵召出任公職

      第六章執行抵銷戰略及匿蹤技術的出現

      第七章擴建美國核武力

      第八章核警示、武器管制與錯失防止核武擴散機會

      第九章次長出任外交官

      第十章恢復平民生活:冷戰結束,繼續核子旅程

      第十一章回到華府:「失控核武」的新挑戰和國防武獲的痛苦改革

      第十二章出任國防部長

      第十三章拆除核武及建立努恩―魯嘉計畫事蹟

      第十四章北韓危機:圍堵新興核子國家

      第十五章通過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為全面禁止試爆條約奮戰

      第十六章北約組織、波士尼亞維和行動,以及美俄安全關係升高

      第十七章對海地「完美無瑕的進軍」及與西半球安全建立關係

      第十八章軍隊戰力和生活品質之間的「鐵的邏輯」

      第十九章告老返鄉

      第二十章美俄安全關係向下沉淪

      第二十一章與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存異求同

      第二十二章北韓政策檢討:勝利與悲劇

      第二十三章伊拉克慘敗:當時及現在

      第二十四章核子安全計畫:昔日的「冷戰鬥士」提出新觀點

      第二十五章前進 : 期待一個無核武的世界



      縮寫名詞解釋



















    自序



    我們這個世代最嚴重的安全威脅,就是核武在美國某個城市引爆的危險。這是我的核子夢魘,產生自我長久又深刻的經驗。它有可能以下述情況發生:



    一小群祕密團體躲在某個商用動力離心機設施,把三十公斤的鈾濃縮到足以製作一枚核彈的地步。



    這群人把濃縮鈾送到附近另一個祕密設施。接下來的兩個月,技術小組利用濃縮鈾組裝出一枚粗糙的核彈,把它裝進大型木箱,外頭標明「農業機械」,再把木箱運送到鄰近機場。



    一架民航公司的運輸機,把木箱送到國際機場的貨運中心站,然後木箱送上飛往華府哥倫比亞特區的貨機。



    不久,貨機在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Dul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降落,木箱轉送到位在華府東南區的一座倉庫。核彈從木箱卸下,裝上一輛貨運卡車。



    一名自殺炸彈客把卡車開到賓夕凡尼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某地,恰好是正在開會的國會山莊(Capitol)和白宮之間的中途點;上午十一點,他引爆這枚核彈。



    炸彈爆發的威力為一萬五千噸。白宮、國會山莊及兩者中間的建築物統統被摧毀。包括總統、副總統、眾議院議長和三百二十名國會議員在內,共有八萬人當場殞命。另有十萬多人嚴重受傷,根本沒有足夠的醫療設施可以進行救護。華府的電信設施,包括絕大多數手機中繼站全都癱瘓。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立刻播報華府遇難的影片,接著又報導它收到的訊息,歹徒聲稱在美國另外五個城巿各藏匿了一枚炸彈;除非駐紮全球各地的美軍統統立刻撤退回美國,否則未來五週他們每週要引爆一枚炸彈。十分鐘內,股市陡然大跌,所有交易中止。全國陷入一片恐慌,老百姓開始從大城市疏散。全國生產製造業完全停擺。



    全國也陷入憲政危機。總統職位應該由參議院臨時議長(president pro tem)代理;當爆炸發生時,他正在梅約醫院(Mayo Clinic)接受胰腺癌治療,無法趕回此時已宣布進入戒嚴狀態的華府中樞。國防部長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為了爭取預算,都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Force Committee)出席聽證,在爆炸中也未能倖存......



    很難想像這一幕假設劇本的災難後果,可是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這只是舉例說明,如果恐怖團體從北韓或巴基斯坦買下或偷走一枚核彈,或者從仍擁有高度濃縮鈾或鈽,但防衛鬆懈的其中一個國家的反應爐偷走可裂變材料,也會發生相同後果。



    核彈在某個城市引爆的危險非常真切。可是,這份災難造成的人命傷亡雖然將百倍於九一一事件,民眾對它卻只有些微感覺,而且還不甚明白。因此之故,我們目前的行動,和即使是小型核攻擊就能造成的悲劇後果仍不相稱。



    本書試圖提醒民眾我們所面臨的嚴重危險,並鼓勵採取能大幅降低這類危險的行動。我向大家陳述自己人生轉變的故事,立下一個引人注目、壓倒一切的目標:確保人類絕不再使用核武。



    我的特殊經歷使我清楚了解核武的危險,以及思索核戰幾乎無法想像的後果。我這一生有第一手經驗,也接觸到絕頂機密的戰略核武選擇的知識,讓我可以從獨特但又寒慄的角度得出結論:核武不再提供安全,現在它們反而危害到我們的安全。我覺得自己義無反顧,必須和盤托出作為圈內人,對這些危險的所知所覺,說清楚、講明白我認為該怎麼做,才能確保未來世代脫離年復一年擴大中的核子危險。



    冷戰時期與大量擴增核武的這些年頭,世界面臨在誤判或意外之下爆發核子災難的隱憂。這些危險於我絕對不是理論。我在古巴飛彈危機時擔任分析師,後來又三度在美國國防部膺任重寄,使我每天密切接觸這些可怕的可能性。



    雖然冷戰結束,核子危險也稍退,但今日它們又以更加危險的新面貌捲土重來。跨進新世紀後,美、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張。俄羅斯的傳統武力,比起美國和北約國家的傳統武力遜色甚多,必須仰仗核武確保國土安全。由於北約東擴、叩抵國門,美國又在東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俄羅斯感受到威脅,它的言行日益展現敵意。言詞強硬之外,俄羅斯大力提升其核武力――積極增加新一代的飛彈、轟炸機和潛水艇,以及供這些投射系統使用的新一代核彈。最不祥的是,它放棄「不先使用」核武的政策,宣稱準備動用核武對付它判定的任何威脅,不論此一威脅是否核子性質。愈來愈令人擔心的是,俄羅斯因為嚴重誤判而面臨不測時,會以為其安全需仰賴採用核武才能保衛。



    除上述危險升高外,我們又面臨冷戰時期未曾有的兩種新型核子危險:第一種是區域性的核子戰爭,譬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兵戎相見;第二種是類似前文所述的夢魘,即恐怖份子發動核子攻擊。



    一九九六年,我擔任國防部長的最後一年,有一件事讓我意識到核子恐怖威脅的現實。美國駐沙烏地阿拉伯空軍的宿舍霍巴塔(Khobar Towers)附近有一枚卡車炸彈爆炸,當場炸死十九名美軍;攻擊者若能把卡車開到更接近宿舍的地方,死傷人數恐怕就是數以百人計(一九九三年黎巴嫩美軍陸戰隊遭到攻擊,就有兩百二十名官兵遇害身亡)。美國不清楚是誰籌畫此一攻擊,但其目的是要迫使美軍把部隊撤離,有如早先美軍在黎巴嫩遭到攻擊後的反應一模一樣。



    我認為美軍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任務非常重要,而且在那種壓力下撤軍將是十分嚴重的錯誤。因此,在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法赫德(Fahd)的合作與支持下,我們把美國空軍基地移到另一個偏遠地點,讓美軍既能達成任務,又能確保部隊安全。我發表公開聲明,宣布移動駐地,並宣示新基地將受到重兵保衛,沒有任何恐怖團體能阻擋美軍在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使命的決心。



    有位神出鬼沒的人物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在網路上貼文對我的新聞稿做出回應,他號召對駐紮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美軍部隊發動「聖戰」(jihad),並且以一首怪詩威脅我:



    威廉啊,明天你就會知道,

    哪位年輕人將會面對你那大搖大擺的弟兄,

    有位年輕人將含笑投入戰鬥,

    他將帶著沾血的長矛撤退回鄉。



    五年後的二○○一年九月黃水晶球價格十一日,賓拉登一躍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我這才了解他給我的信之全盤意義。分析師加強對賓拉登領導的恐怖團體蓋達組織(Al Qaeda)的研究,發現蓋達組織公布的使命不是要殺害數千名美國人(他們在九一一已經遂其心願),而是志在取數百萬人性命,而且他們很認真想要取得核武。我一點都不懷疑,蓋達組織若是拿到核武,肯定會用來對付美國人。



    如果我們今天不採取必要的預防行動,我所擬想的核子夢魘就會成為悲劇事實。這些行動大家都很清楚,但除非民眾參與這些議題,它們不會被採行。《核爆邊緣》一書說明這些危險,也描述可以大大緩和危險的行動。



    我仍然充滿信心,我們可以改變目前正在走的、愈來愈危險的路線,我提出建言,敘明該怎麼做。民眾唯有透過更深刻了解此一危險的真實和急迫性,才會決心接受建議、採取行動。



















    北韓核子危機一觸即發

    古諺說,時間不等人。軍事和國家安全危機更是不等國防部長。它們一起併發、喧囂而至。本書以線性方式敘述我遭遇的重大挑戰,其實沒有凸顯多重危機同時併發的急迫狀況。其實我還沒在國防部長的新辦公室坐定,北韓已經爆發危機。

    由於韓戰只是停火而非正式簽訂和約停止,朝鮮半島仍是全球武裝對峙最嚴重的地區,局勢極為嚴峻。北韓認為朝鮮半島應該在他們的領導下統一,多年來一直採取蠻橫的侵略手段(最著名的就是發動韓戰),企圖實現其野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頭幾年,北韓和南韓都有追求統一的目標,但兩者都希望在統一之後,自己是當家作主的政府。一九四○年代末期,金日成在蘇聯的大力支持下,已建立一支足可擊敗南韓的強大軍隊。起先史達林不准他蠢動,但蘇聯核子試爆成功,加上美國國務卿又表示南韓不在美國的防衛半徑之內,史達林終於點頭,又增加對北韓的軍事援助。但事實是,美國出兵援助南韓、擊敗北韓南犯部隊;接下來中國介入,後來雙方同意以停火方式,而非簽訂和平條約解決僵局。韓戰停火後,蘇聯提供重大投資重建北韓,到一九九○年代,北韓又再次運用軍事力量威脅南韓。但隨著蘇聯瓦解,俄羅斯經濟困頓,不再援助北韓,也變得與西方愈來愈友善。

    北韓從來沒有放棄,以自己為正朔統一半島的野心,但鑒於蘇聯已經瓦解,又沒有希望從俄羅斯獲得支援,統一的希望日益渺茫。或許是這樣的後冷戰局勢,加上他們相信本身傳統武器已經不如人,導致他們試圖發展核計畫、尋求突破。他們準備冒相當風險達成此一目標。

    北韓祕密研發核武的基礎,是它在寧邊(Yongbyon)有一個號稱「和平」用途的核子發電廠計畫。當時身為核子不擴散條約(NPT)的成員國,北韓曾經同意不製造核武,並且答應允許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派員檢查他們的核設施,以確保不會朝核武計畫發展。但是一九九三年初,北韓和國際原子能總署發生爭執,國際原子能總署認為北韓在一個沒有受到檢查的初期作業中,已經製造出小量的鈽,要求要做特別檢查。一九九三年三月十二日,我剛接任國防部副部長不久,北韓宣布它將退出核子不擴散條約。一九九三年六月二日,美國和北韓開始談判,討論它和國際原子能總署為檢查核子現場意見相左的問題;六月十一日,北韓暫停它退出核子不擴散條約的決定。這些討論持續到一九九四年一月初,北韓允許幾個地點接受檢查。但是一九九四年四月(此時我已經出任國防部長),外交交涉受挫,因為北韓變卦,又不允許國際原子能總署檢查員執行任務,而國際原子能總署認為這些檢查,是確認寧邊核設施遵守規定的必要動作。









    編/譯者:林添貴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36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威廉.培里

      追蹤







    • 譯者:林添貴








    •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7/9/29








    • ISBN:9789864793105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核爆邊緣: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的核戰危機之旅





arrow
arrow

    tamarab587l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