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客來e-coupon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博客來e-coupon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工作穩定也好一陣子了~

為了多多的提升自己!

我決定多看些書一邊實做來增加

自己的EXP!!

畢竟生活只剩下工作跟消遣果然還是

會覺得有點沒意思啊...

先跟大家推薦我很入迷的~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裡面的內容讓我躍躍欲試!

完全能體會到開卷有益的FU啊~~

希望推薦的類別也正好是你喜歡的!

順便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一起上網充實自己、天天向上吧!





小鴨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本週熱銷商品:





供應鏈管理與決策







豐田的現場管理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從盧溝橋事變到珍珠港事件,這段期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

特別是中國政府對美外交的決策過程是什麼?由何人執行?

中國的外交目的是什麼?談判的技巧如何?美方的反應是什麼?

中國政府在這段時間內,總體的得失又當如何評價?

何以在1937年7月盧溝橋戰事爆發時,美國政府認為事不關己,

而到了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美國政府卻十萬火急地促請中國成為並肩作戰的盟友?

齊錫生最新專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完全解答


中華民族自從和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建立現代化外交關係以來,八年抗戰最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和西方的交往,也改變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顧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前夕,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列強在中國瓜分土地,控制中國的各種資源,但是到了1945年大戰結束時,中國的國家地位徹底改觀,列強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在主權和治權上,中國成為一個充分獨立自主的國家,在戰後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中國還成為世界四強之一。

導致此項蛻變的最關鍵因素是,中國在珍珠港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立即和美國、英國和蘇聯結為全球性戰略盟友,對抗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的軸心國同盟,而其中特別具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中國和美國的結盟。

從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到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長達53個月之間的中美關係,到底經歷了何種變化?齊錫生《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一書向讀者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此外,《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嘗試把這段期間領袖人物的形象、個性、心理狀態、內心深處的盤算策劃等盡量予以呈現,舉凡蔣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陳光甫、胡適等人的私人檔案,日記等等,都提供讀者極大的啟示。

?

商品訊息簡述:

    東森折價券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7/07/05
  • 語言:繁體中文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marab587lc 的頭像
    tamarab587lc

    若彤的血拼日記

    tamarab587l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